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嫁娘词

王建 王建〔唐代〕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婚后第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
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泛指做成浓汤的菜肴。
“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谙: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让。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57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28-32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46

鉴赏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

  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新嫁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这首诗所写的,就属于这一类。这也是唐代封建社会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他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

  “未谙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唐代社会虽然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但新嫁娘刚过门就要试着处理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新媳妇是不好当的,此诗便为形容这种情况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这首诗是《新嫁娘词三首》中第三首。此诗描写一位刚嫁入夫家的新娘的经历和感受,细致入微地展现出唐代新嫁娘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透露了当时的婚姻风俗,只通过寥寥几笔,就把新娘子欲讨好婆婆却又唯恐得罪婆婆这种进退两难的心境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历来广为传诵。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411篇诗文  34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运去 一作:远去)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凉州词二首·其二

王翰 王翰〔唐代〕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